台灣醫療資源豐富,但被丟棄藥物卻逐年成長。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,健保一年平均要花費1600億元在藥費上,但每年卻有約193公噸的藥物被丟掉,真的非常浪費。
如果有遵照醫囑用藥還好,許多人拿了藥卻不使用,或是會自行停藥,取得藥品似乎變成一個「心安」的事情。而處置廢棄藥品也增生不少問題,一般來說,剩餘藥品應該要拿到社區藥局回收,但有些民眾會直接丟棄或是沖進馬桶,這其實都會對生態造成不利的影響。
台灣醫療資源豐富,但被丟棄藥物卻逐年成長。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,健保一年平均要花費1600億元在藥費上,但每年卻有約193公噸的藥物被丟掉,真的非常浪費。
如果有遵照醫囑用藥還好,許多人拿了藥卻不使用,或是會自行停藥,取得藥品似乎變成一個「心安」的事情。而處置廢棄藥品也增生不少問題,一般來說,剩餘藥品應該要拿到社區藥局回收,但有些民眾會直接丟棄或是沖進馬桶,這其實都會對生態造成不利的影響。
雕塑品何只是雕塑品?他們也是生命體,雕像們使用靜默的語言與創作者、欣賞者交談,靈犀相通;而當一件創作完成時,便是一個生命的誕生。這是王秀杞闡釋這一生從事雕塑工作的心領神會。
深秋的午後,造訪王秀杞大師在陽明山深處,宛如世外桃源的石雕公園。足足三甲的山坡地上,偏布各式石屋、大小雕像、等待盛開的台灣櫻花樹鱗次櫛比,每棵大樹下都有驚奇,或工作室,或不知名裝置藝術,還有放滿各類酒品的半遮式石架。在這裡的時間彷彿是靜止的,在悠然的談笑間直到天色轉暗,倏忽發現已過整個下午,宛如山中無甲子的寫照啊!